一級消防工程師《消防實務》基礎1
内容简介:所有物质分为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二类。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可处于蒸气或其他微小分散状态的可燃物质和氧之间极易引发燃烧。多数固体研磨成排除潜在火险对于防火安全是重要的。为此必须用密封的有排气管的罐盛装易燃液化学危险物品分类中的氧化剂类物质均为助燃物。除此之外,助燃物还包括一些未在易燃液体装置附近,严禁明火,如喷枪、火柴、电灯、焊枪、探照灯、手灯、手机具和设备发生的火花,吸烟的热灰、无防护的灯、锅炉、焚烧炉以及汽油发动机由于摩擦而在物质表面产生电荷即所谓静电。在湿度比较小的季节或人工加热的情许多起火是由机械摩擦引发的,如通风机叶片与保护罩的摩擦,润滑性能很差的轴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是必要条件。上述“三首先,要燃烧就必须使可燃物与氧达到一定的比例,如果空气中的可燃物数量不足其次,要使可燃物质燃烧,必须供给足够的助燃物,否则,燃烧就会逐渐减弱,直再次,要发生燃烧,着火源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否则燃烧就不能发生总之,要使可燃物质燃烧,不仅要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而且每一个条件都要具有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在气相进行的。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过程也不液体在火源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气,而后氧化分解进行燃烧。与气体燃烧相比,液固体燃烧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燃燒必須具備yi(以)下三個條件:
(1)可燃物質
什麽叫可燃物質?
所有物質分爲可燃物質、難燃物質和不可燃物質二類。可燃物zhi(質)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被點燃,並且當點火源移開後能繼續燃燒直至燃盡的物質;難燃物質爲在火yuan(源)作用下能被點燃,當點火源移開後不能維持繼續燃燒的物質;不可燃物質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被點燃的物質。可燃物質是防火防爆的主要研究對象。
凡能與空氣、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發生劇烈氧化反應的物質,都可稱爲可燃物質。可燃物質種類繁多,按物理狀態可分爲氣態、液態和固態三類。化工生産中使用的原料、生産中的中間體和産品很多都是可燃物質。
處于蒸氣或其他微小分散狀態的可燃物質和氧之間極易引發燃燒。多數固體研磨成粉狀或加熱蒸發極易起火。液體則顯現出很大的不同。有些液體在遠低于室溫時就有較高的蒸氣壓,就能釋放出危險量的易燃蒸氣。另外一些液體在略高于室溫時才有較高的蒸氣壓,還有yi(一)些液體在相當高的溫度才有較高的蒸氣壓。很顯然,液體釋放出蒸氣與空氣形成易燃混合物的溫度是其潛在危險的量度,這可以用閃點來表示,閃點愈低,愈危險。
排除潛在火險對于防火安全是重要的。爲此必須用密封的有排氣管的罐盛zhuang(裝)易燃液體,把易燃物料置于耐火建築中。應用或貯存中度或高度易燃液體時進行通風。用爆炸或易燃蒸氣指示器連續檢測蒸氣濃度。
(2)助燃物質
什麽叫助燃物質?
凡shi(是)ju(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能與可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並引起燃燒的物質均稱爲助ran(燃)wu(物)。
化學危險物品分類中的氧化劑類物質均爲助燃物。除此之外,助燃物還包括一些未列入化學危險物品的氧化劑如正常狀態下的空氣等,爲了明確助燃物的種類,應首先了解列入危險物品的氧化劑的種類,在此基礎上,再了解未列入危險物品氧化劑類的助ran(燃)物有哪些種類。
例如空氣、氧氣、氯氣、氟和溴等物質。
(3)點火源
什麽叫點火源?
凡能引起可ran(燃)物質燃燒的能源均可稱之爲點火源。
常見的點火源有明火、電huo(火)花、熾熱物ti(體)等。
①明火
在易燃液體裝置附近,嚴禁明火,如噴槍、火柴、電燈、焊槍、探照燈、手燈、手爐等,必須考慮裂解氣或油Pin(品)管線成爲火炬的可能性。爲了防火安全,常chang(常)用隔牆的方法實現充分隔離。隔牆一ban(般)推薦使用耐火建築,即礴石或混凝土的隔牆。
②電源
電源在這裏指的是電力供應和發電裝置,以及電加熱和電照明設施。
③電火花
機具和設備發生的火花,吸煙的熱灰、無防護的燈、鍋爐、焚燒爐以及汽油發動機的回火,都是起火的潛在因su(素)。在貯存和應用易燃液體的區域應該禁止吸煙。這種區域的所有設備都應該進行一級條件的維護,應該盡可能地應用防火花或無火花的器具和材料。
④熾熱物體
易燃蒸氣與燃燒室、幹燥器、烤爐、導線管以及蒸氣管線接觸,常引發易燃蒸氣起火。
⑤靜電
由于摩擦而在物質表面産生電荷即所謂靜電。在濕度比較小的季節或人工加熱的情形,靜電起火更容易發生。在應用yi(易)燃液體的場所,保持相對濕度在40%一50%之間,會大大降低産生靜電火花的可能性。爲了消除靜電火花,必須采用電jie(接)地、靜電釋放設施等。所有易燃液體罐、管線和設備,都應該互相連接並接地。
⑥摩擦
許多起火是由機械摩擦引發的,如通風機葉片與保護罩的摩擦,潤滑性能很差的軸承,研磨或其他機械過程,都有可能引發起火。對于通風機和其他設備,應該經常檢查並維持在盡可能好的狀態。對于摩擦産生大量熱的過程,應該和貯存和應用易燃液體的場所隔開。
注意:
可燃物、助燃物和點火源是導致燃燒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是必要條件。上述“三要素”同時存在,燃燒能否實現,還要看是否滿足數值上的要求。在燃燒過程中,當“三要素”的數值發生改變時,也會使燃燒速度改變甚至停止燃燒。
首先,要燃燒就必須使可燃wu(物)與氧達到一定的比例,如果空氣中的可燃物數量不足,燃燒就不會發生。如:在室溫(20℃)的同樣條件下用火柴去點汽油和柴油時,汽油會立刻燃燒,柴油則不燃,這是因爲柴油在室溫下蒸氣濃度(數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燃燒的濃度。雖有可燃物質,但其揮發的氣體或蒸汽量不足夠,即使有空氣和著火源的接觸,也不會fa(發)生燃shao(燒)。
其次,要使可燃物質燃燒,Bi(必)須供給足夠的助燃物,否則,燃燒就會逐漸減弱,直至熄滅。如:點燃的蠟燭用玻璃罩罩起來,不使空氣進入,短時間內,蠟燭就會熄滅。通過對玻璃罩內氣體的分析,發現還含有16%的氧氣。這說明,一般可燃物質在空氣中的氧含量低于16%時,就不能發生燃燒。
再次,要發生燃燒,著火源必須有一定的溫度和足夠的能量,否則燃燒就不能發生。例如,從煙囪冒出來的碳火星,溫度約有600℃,已超過了一般可燃物的燃點,如果這些火星落在易燃的柴草或刨花上,就能引起ran(燃)燒,這說明這種火星suo(所)具有的溫度和熱量能引起這些物質的燃燒;如果這些火星落在大塊木料上,就會很快熄滅,不能引起燃燒,這就說明這種火星雖有相當高的溫度,但缺乏足夠的熱量,因此bu(不)能引起大塊木料的燃燒。
總之,要使可燃物質燃燒,不僅要具備燃燒的三個tiao(條)件,而且每一個條件都要具有一定的量,並且彼此相互作用,否則就不會發生燃燒。對于正在進行著的燃燒,若消除其中任何一個條件,燃燒便會終止,這就是滅火的基本原理。
燃燒過程
可燃物質的燃燒一般是在氣相進行的。由于可燃物質的狀態不同,其燃燒過程也不相同。氣體最易燃燒,燃燒所需要的熱量只yong(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並使其達到著火點。qi(氣)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全bu(部)燃盡。
液體在火源作用下,先蒸發成蒸氣,而後氧化分解進行燃燒。與qi(氣)體燃燒相比,液體燃燒多消耗液體變爲蒸氣的蒸發熱。固體燃燒有liang(兩)種情況:對于硫、磷等簡單物質,受熱時首先熔化,而後蒸發爲蒸氣進行燃燒,無分解過程;對于複合物質,受熱時首先分解成其組成部分,生成氣態和液態産物,而後氣態產物和液態產物蒸氣著火燃燒。
固體燃燒有兩種情況:對于硫、磷等簡單物質,受熱時首先熔化,而後蒸發爲蒸氣進行燃燒,無分解過程;對于複合物質,受熱時首先分解成其組成部分,生成氣態和液態産物,而後氣態産物和液態產物蒸氣著火燃燒。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