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泉否認創作力下滑:翻唱像創作一樣有勁
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傳出“羽泉”要解散的消息,但總會被他們否認。當之前被問到何時會解散,海泉回答:“你看我能活多久。”今年是“羽泉”成軍15周年,頭頂上的光環漸漸黯淡之際他們突然殺了個回馬槍,《我是歌手》不僅讓他們得了頂“改編王”的帽子,擔任主持部分的機智、儒雅,以及對音樂的了解亦讓觀衆對他們心生好感。5月4日,“羽泉”的“在一起”全國巡演將登上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舞台。 專訪前一天,“羽泉”在“東方風雲榜”的舞台上唱歌。當記者昨天贊賞他們現場能量十足時,他們趕緊說:“那個演得不好,‘羽泉’的現場比那個勁爆得多也講究得多。”入行15年,他們對音樂制作和現場表演越發講究,對音樂大環境改變的現今宣傳發行渠道亦有諸多探索,但他們的新作品卻毀譽參半。對此“羽泉”並不很在意,“等著瞧吧,我們總是會出好的新作品。”
“羽泉”永遠不會解散
在組合稀少的內地歌壇,“羽泉”算一個特例。酒吧駐唱歌手出身的哥倆曾經過著逍遙的生活:睡到自然醒,起來排練完吃頓快餐,打電玩到點,然後拿起樂器就去酒吧唱歌一直到淩晨兩三點。很快,他們就被“滾石”相中,這個無數音樂人夢寐以求的際遇在他們眼裏也就淡淡一句——“我們也就是在酒吧唱歌被聽到覺得不錯就簽了”。
《最美》是“羽泉”的第一張專輯,也是很多人心裏認爲最好的一張。這兩個其貌不揚卻渾身充滿活力、唱歌彈琴時喜歡使勁蹬腿的音樂人帶著《最美》出道不久便迅速成爲普通青年的偶像——不矯情、不故作悲傷,滿滿的生命力加好聽的旋律在當時的樂壇讓人眼前一亮。而真正讓他們紅遍大街小巷的是第二張專輯《冷酷到底》。
15年來,他們並不算太高産,一共出了8張原創專輯,始終把自己的名聲保持在大家都知道,卻沒有大紅大紫的位置。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別人看起來我們好像産量不是很高,其實我們一直很忙,做自己的音樂公司,做跟音樂有關的事。”
他們說自己永遠不會解散,因爲“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合在一起才是現在的‘羽泉’”。不同在哪裏?“一個胖一個瘦咯。”胡海泉開玩笑說,“還有就是羽凡更像藝術家,偏搖滾,作息也像藝術家,我就相反。這樣的不同才會做出現在的音樂,拆開就不行。”
在娛樂和音樂的博弈中摸索
如果不是《我是歌手》,“羽泉”大概只停留在很多人的青春記憶中。然而這檔節目火了很多人,自然也包括身兼選手和主持雙重身份的“羽泉”,甚至有觀衆會好奇“這兩個主持人怎麽上去唱歌了”?
對于《我是歌手》,“羽泉”的評價是,“這個節目用還原高水准現場的方式鍛煉聽衆的審美,讓他們知道好的音樂原來是這樣的。”且不論《我是歌手》如何,“羽泉”的事業畢竟迎來第二春。這個春天,“是娛樂和音樂博弈的結果”。
“大陸的音樂也和台灣一樣走綜藝化的路而成就了大量新人。然而音樂的總量和種類是多了,聽歌的人卻反而會覺得聽到的少了,因爲音樂都分散成了碎片,一個圈一個圈的泾渭分明。”在這場博弈中,“羽泉”放棄了滾石和華誼這樣曾經帶他們成長的大唱片公司,因爲“傳統唱片公司的模式可以說已經不管用了,我們很早就開始用微博等社交媒介宣傳音樂,(我們)一直在摸索在這場博弈中的最佳方式”。
開了自己的公司,甚至擁有自己旗下的藝人以後,“羽泉”接下來會做什麽?對音樂的態度又會有什麽變化?“現在的音樂是買方市場,我們曾想過要不要迎合觀衆。2005年我們出了一張表明態度的《三十》,依然是非常‘羽泉’的作品,所以對音樂我們還是會堅持自己。上海演唱會後,我們會再接一檔教小孩子學音樂的節目,新專輯也在准備中,是一張‘羽泉’翻唱‘羽泉’的專輯。”
一直在翻唱,是不是意味著創作力不如從前?“當年我們做音樂的時候是真誠的,但是也很幼稚。現在重新編曲重新唱就像創作新作品一樣有勁,總會有人用放大鏡看我們,反正我們有新作品在後面等著,到時候走著瞧就是了。”
頁:
[1]